十二经脉,每条经络都有一个原穴,可以调理本经络对应脏、腑的问题。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21:07 点击次数:148
森艾堂订阅号
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。原穴在临床上,可以调理各自所对应脏、腑的问题,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,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。
十二经脉在腕、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,合为十二原穴。
十二原穴汇总速记口诀
阳明大肠合谷强,胃经疼痛取冲阳;
太阳小肠原腕骨,膀胱原穴京骨上;
三焦阳池胆丘墟,肺觅太渊脾太白;
心包疾发取大陵,肝原太冲按摩良;
少阳心经神门在,肾寻太溪是良方;
督脉无原求百会,任脉膻中乳中央。
1、大肠——合谷
在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间,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
图片
调理:头痛,颈项痛,目赤肿痛,鼻塞,面肿,腹痛,便秘,闭经,上肢疼痛。
配伍
牙痛,面痛,面瘫:配颊车、迎香。
头痛,眩晕,高血压:配太冲,合谷。
2、胃经——冲阳
在足背最高处,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,足背动脉搏动处。
图片
调理:上齿痛,足背红肿,口眼歪斜,足痿。
配伍
牙痛、面肿:配合谷、下关、颊车、内庭。
狂妄、癫痫:配百会、丰隆、合谷、神门。
3、小肠——腕骨
在手掌尺侧,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,赤白肉际。
调理:热病无汗,头痛,项强,指挛腕痛,黄疸。
配伍
胁痛、胆囊炎:配胆俞、太冲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。
颈项强痛、落枕:配大椎、天柱。
4、膀胱——京骨
在足外侧,第五跖骨粗隆下方,赤白肉际处。
调理:头痛,项强,腰腿痛,痫证。
配伍
心胸疼痛:配心俞、内关、膻中。
头痛如破:配玉枕。
5、三焦——阳池
在腕背横纹中,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。
调理:肩臂痛,腕痛,疟疾,耳聋,消渴。
配伍
前臂麻木疼痛:配外关、曲池。
咽喉肿痛:配少商、廉泉。
6、胆经——丘墟
在足外踝的前下方,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。
调理:颈项痛,腋下肿,胸胁痛,呕吐,下肢痿痹,外踝肿痛。
配伍
踝跟足痛:配昆仑穴、绝骨穴。
胆道问题:配日月穴、期门穴、肝俞穴。
7、肺经——太渊
在腕掌侧横纹桡侧,桡动脉搏动处。
调理:咳嗽,气喘,咳血,咽喉肿痛,胸痛,心悸,腕臂痛。
配伍
咽干喉痛:配鱼际。
咳嗽、气喘:配列缺。
8、脾经——太白
在足内侧缘,当足大趾本节(第一跖趾关节)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。
调理:胃痛,腹胀,便秘,痢疾,吐泻,肠鸣,脚气。
配伍
大便难:配中渚。
肠痈:配陷谷、大肠俞。
9、心包——大陵
在腕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调理:心痛,心悸,胃痛,呕吐,胁痛,惊悸,失眠,烦躁,口臭。
配伍
气郁痰结之癫狂:配太冲、丰隆。
心绞痛、失眠:配劳宫。
10、肝经——太冲
在足背侧,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。
调理:头痛,眩晕,失眠,目赤肿痛,胁痛,崩漏,小便不利,内踝前缘痛。
配伍
四肢抽搐:配合谷穴。
肝阳上亢之眩晕:配太溪、复溜。
11、心经——神门
在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
调理:心痛,心烦,怔忡,惊悸,健忘,癫狂,痴呆,胁痛,目黄。
配伍
失眠、健忘:配内关、大陵、心俞。
呕血、吐血、便血:配血海、膈俞。
12、肾经——太溪
在足内侧,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调理:咽喉干痛,耳聋,咳血,气喘,月经不调,遗精,阳痿,小便频数,腰脊痛。
配伍
咽痛、齿痛:配少泽。
肾虚腰疼:配肾俞、志室。
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交流,不涉及医疗问诊,无不良引导,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,因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开髋瘦腿的1组动作,快速清理体内毒素,重现粉嫩少女肌肤
下一篇:道家针灸丨五运六气